|
財政部:不會出臺大規模刺激政策財政部昨日(7月17日)在官網刊文稱,財政部長樓繼偉近日在美國華盛頓表示,從政策取向上來看,今年中國不會出臺大規模的財政刺激政策,會在保持財政赤字總規模不變的前提下,著眼促進經濟增長和就業,做一些政策微調。 樓繼偉是在參加第五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框架下經濟對話專題會議時做出上述表示的。 將出臺小微企業減稅措施 7月中旬,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廣西曾表示,使經濟運行處于合理區間,經濟增長率、就業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價漲幅等不超出“上限”。 樓繼偉在上述會議透露,我國就業情況總體較好,就業機會高于求職人數。但大學生就業狀況不太好,主要是結構性的。盡管技術工人的就業機會很多,但大學生不愿意從事此類工作,造成結構性失業。 國家統計局7月15日發布上半年宏觀經濟數據,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GDP同比增長7.6%,上半年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2.4%。 對于目前的經濟形勢,市場普遍認為政策仍將有保有壓,在穩增長和調結構之間保持平衡。貨幣政策將維持中性,并且政府將繼續推出改革措施。 而對于財政政策,有觀點認為,為了穩增長,不排除政府會出臺溫和經濟刺激政策的可能;也有機構指出,財政收入增長限制了進一步財政寬松的空間。 樓繼偉表示,從政策取向上來看,今年中國不會出臺大規模的財政刺激政策,會在保持財政赤字總規模不變的前提下,著眼促進經濟增長和就業,做一些政策微調。 今年的赤字占GDP比重為2.2%。赤字規模將保持不變,但要調整結構。中央政府各部門一般性支出縮減5%,除工資外,包括對地方轉移支付在內的其他經費都要削減。與此同時,將出臺一些減稅措施,尤其是針對小微企業的減稅措施。 正在醞釀財政改革 財政改革一直被認為是中國深化改革的“排頭兵”和重要組成部分。樓繼偉在上述會議上稱,正在醞釀財政改革,以支持經濟和財政的可持續發展。主要包括四個方向。 首先,調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支出責任,適當增加中央政府的支出責任,保障市場更加統一、公平和基本公共服務的全國均等化。 中央與地方政府的財政關系,在中國歷來是個大問題。早在樓繼偉任中投董事長時就在論文中表達過相同觀點,論文稱應該劃分支出責任,把中央應該管的事情拿上來,連人帶支出都由中央埋單。該論文日前獲得中國經濟學最高獎孫冶方經濟科學獎。 同時,樓繼偉稱,財政改革將完善稅收制度,構建地方稅體系。重點是推進增值稅實現完全轉型,將增值稅推廣到全部服務業,把不動產納入增值稅抵扣范圍。這項工作預計在一兩年內完成,預計減稅9000億元左右。 他還表示,將加快預算制度改革,構建完整、規范、透明的預算體制,調整預算平衡方法,健全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制度。此外,對養老、醫療體制進行改革,使其更有可持續性。 樓繼偉認為,在對短期宏觀經濟政策不做大的調整的情況下,將主要采取支持增長和就業的措施,把更多精力用于推動下一輪改革。 國際金融機構多放貸款 美國目前已經在討論量化寬松貨幣政策(QE)退出的問題。樓繼偉稱,QE退出應盡可能平穩一點。希望考慮到美國貨幣政策的高度外溢性,減少對市場的沖擊。 目前部分國家期望中國充當引領世界走出危機的“火車頭”,樓繼偉說,中國的作用是有限的。實際上,國際多邊金融機構還有很大的發揮作用的余地。比如世界銀行,每年貸款增長規模只有200億美元,還不如中國的一些小銀行,但資本充足率卻達到17%,杠桿率非常低。 樓繼偉認為,應共同推動國際多邊金融機構再杠桿化,鼓勵它們多放貸款,增加全球經濟需求,幫助大家一起走出困境。 鏈接 多省份高層“拜會”財政部 希望中央財政加大對其省份的支持力度 據《每日經濟新聞》昨日報道,近期多省市一把手前往北京拜會財政部主要領導,表達各自省份經濟底子薄,希望中央加大支持力度。 近期拜會財政部的省份中,有河南省委書記郭庚茂、省長謝伏瞻一行,有河北省委書記周本順一行,還有廣東省省長朱小丹一行等。 上述報道稱,在這些拜會財政部的省份中,冀望財政部的支持重點有所不一樣。周本順在“拜會”時說,河北發展面臨的底子薄、人口多、財力緊張等問題始終比較突出,人均財力大大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河北需要財政資金和政策支撐。 廣東省省長朱小丹在京拜會財政部部長樓繼偉時說,廣東省財政改革發展面臨的人均財力水平較低、區域經濟財政發展不平衡、縣域財政經濟薄弱等問題,希望財政部綜合考慮廣東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和人均財力水平等因素,進一步加大對廣東的支持力度。 7月15日,財政部公布了上半年全國財政收支情況,1-6月累計全國公共財政收入6859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795億元,增長7.5%,增幅同比回落4.7個百分點。其中,中央財政收入32311億元,同比增長僅1.5%,遠低于7%的預算目標。 報道稱,對于已習慣中央大筆轉移支持的部分地區而言,中央財政收入放緩意味著獲得支持的力度下降。貴州省社科院城市經濟研究所所長胡曉登說,現在中央財政增速已影響到貴州地方項目的推進,原本貴廣高鐵定在明年底通車,但現在涉及資金問題建設速度放緩,“貴州固定資產投資的很多資金都來自國家財政轉移支付,中央財政收入減少,自然影響建設進度。” 近期高層對未來經濟政策頻繁表態 7月16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座談會,他表示,既不能因經濟指標的一時變化而改變政策取向,影響來之不易的結構調整機遇和成效;也不能對經濟運行可能滑出合理區間、出現大的起伏缺乏警惕和應對準備,要注重創新驅動,既穩當前、又利長遠,一舉多得,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 7月8日至9日李克強在廣西考察調研,同部分小微企業負責人進行座談,他表示,小微企業不僅在推動經濟發展、創造經濟效益中不斷努力,同時又承擔了社會責任,容納大量就業,國家要優化環境,研究政策,支持小微企業發展。 6月25日央行發布《合理調節流動性維護貨幣市場穩定》,央行承諾,對于貸款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宏觀審慎要求、有利于支持實體經濟、總量和進度比較穩健的金融機構,若資金安排出現暫時性頭寸缺口,央行將提供流動性支持。 5月下旬由發改委起草的《關于2013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指出,將根據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和轉移人口情況,推進戶籍改革,完善相關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制度。 4月14日李克強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負責人座談會,他表示,把握宏觀政策,既要站穩腳跟,更要著眼升級。我國經濟發展正處在“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必須遠近結合,在有效應對好短期問題、保持經濟合理增長速度的同時,更加注重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把力氣更多地放在推動經濟轉型升級上來,放到擴大就業和增加居民收入上來。 3月29日李克強在上海召開的部分省市經濟形勢座談會上指出,穩中求進,穩是基礎,但這就和騎自行車一樣,老在原地打轉轉是穩不住的,進才能穩得住,這個進不是要片面追求GDP增長,而是要考慮經濟整體素質,通過依靠改革推進轉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來實現。(記者李媛整理) 【機構觀點】 中金公司:在穩增長方面,政府將主要依靠盤活財政資金存量,加大財政的定向寬松作用。在調結構方面,預計政府將繼續推出改革措施,并落實“金十條”及近期相關會議的決定,引導資金流向中小企業、促進民生等的行業和領域。 交通銀行:房地產與融資平臺的問題也制約了宏觀調控政策的空間,使逆周期調控政策出臺面臨兩難。雖然目前經濟增長乏力,但由于房地產和融資平臺的問題,逆周期的調控政策很難出臺,特別是貨幣政策難以放松。 摩根大通:在財政政策方面,財政收入增長步伐今年將放緩,限制了進一步財政寬松的空間。但財政支出的構成變化將帶來財政政策效率的提升。比如,近期反對鋪張浪費以及削減行政支出等多項舉措將為財政乘數效應更高的支出項目提供資源支持。 |